1月27日,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淮安大剧院开幕,市长蔡丽新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报告指出,2018年,淮安着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,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区29个、建成4个,搬迁村居111个、2.2万户。 62岁的胡庄村民郭学龙已经来探访过几次,期盼着早点拿到新房。他说:“原来180多平方的三间旧平房,集中居住后可以拿到2套合计200多平方的新楼房,这让他今年春节格外有盼头。” 为此,江苏把苏北农村住房集中改善作为全面小康的重点工程来抓。2019年,启动实施620个村改造任务,三年改善30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。 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指出,2019年,淮安将重点办好十件要事,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。其中就包括改善11.8万户农村群众住房条件,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 我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见势早、启动快,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在此基础上,今年将抓住用好政策“窗口期”,全面推进农房改善工作,新建集中居住区62个、定向安置房5.8万套,货币安置3.3万户,改造提升特色自然村58个、惠及2.7万户。同时将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,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,努力让更多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