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昌吉网讯(记者吴茜)春节临近,2021年的年货采购大幕已经拉开,线下的各大商超和农贸市场早已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,年味儿十足;线上的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开始预售商品,线上线下的各类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应接不暇。消费者如何科学理性消费?近日,州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州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信息,提醒广大消费者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,谨防消费陷阱,做到理性消费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过一个健康、欢乐、祥和的春节。 请市民尽量减少外出,必须外出的,做到错峰出行。出行前要详细了解各地疫情防控措施,密切关注官方各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。精准掌握出发地、途经地和目的地疫情情况及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;同时,全程佩戴口罩,做好自身疫情防护。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、景区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,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。旅途过程中如出现头痛、乏力、嗅觉味觉丧失、干咳、发热等症状,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。 请市民少聚集、少外出,减少不必要的聚会,外出活动尽可能简短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,做好个人防护,务必科学正确佩戴口罩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,避免人群聚集,减少疫情传播风险。外出就餐倡导文明就餐、按需点餐、厉行节约,用餐时实行分餐制,自觉使用公筷公勺,拒绝食用野味,避免交叉感染等。 请消费者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。如选购进口冷链食品,可扫产品二维码了解产品追溯信息。不从中高风险地区、国(境)外网购、海淘物品。接收快递包裹、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,佩戴一次性手套,打开货物前对其包装用酒精消毒。 倡导消费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费,疏解采购年货可能导致的人员聚集。线上消费时,应选择正规电商平台,要仔细查看商品说明,多关注买家评论。警惕一些特卖平台发布的消费信息及宣传承诺,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。注意购物的限制条件和附加内容,理性判断、合理选择。 按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消费,冷静对待商家的促销手段,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冲动消费,提防低价促销陷阱。自觉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、外出购物不扎堆、不哄抢。谨慎选择预付式消费,要充分考虑疫情的影响因素,对于数额较大的预付式消费,更要提高警惕理性购买。不要轻信一些商家的口头承诺,务必签订书面合同,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。 消费时,消费者务必向商家索要或相关凭证,如聊天记录、购物记录、购物页面截屏、购物票据、快递单号等,并妥善保存,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有据可查。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,及时与商家进行协商;协商不成的,可拨打12315投诉热线或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,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 |